國網泛在電力物聯網的建設,將最先落在智能終端的投資。
電力物聯網感知層關鍵技術和設備
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在感知層需要鋪設大量的傳感設備(如智能電表、溫度 傳感等),還需要其他終端產品用于實現數據采集、邊緣計算和通信服務的功能。
這些終端產品分別用于最后一公里通信網、客戶側數據采集、有用于線路側數據采集、臺區邊緣服務、變電站數據采集、有用于末端移動服務等。
1、非介入式負荷辨識技術
非介入式負荷辨識是一種在用戶電力負荷輸入總線端獲取負荷數據(電壓、電流),并通過模式識別算法分解用戶用電負荷成分,實現分項計量功能的高級量測技術。
該技術利用智能電能表的感知量測數據和本地分析處理,依托主站測的負荷模型庫和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算法,完成用戶用電負荷類型和用電量的量測。
典型的應用場景包括負荷預測、安全用電、智能家居等。
2、隨器計量技術
隨器計量技術是一種面向居民用電設備應用的新型感知技術,具有電參量量測、 環境參量感知和控制策略輸出等功能。一般采用嵌入家用電器內部和隨氣計量智能插座兩種技術實現方案。該技術與非介入式符合便是技術相輔相乘,一般通過定制用電設備和隨器計量智能插座實現。
3、傳感芯片技術應用
三相智能電能表用磁傳感芯片能夠實時監測環境磁場干擾、記錄、上報磁場竊電事件。已經取得市場廣泛認可;單相電能表用微控制器芯片已完成研發,目前處于驗證測試階段。
4、基于HPLC的用采高級應用技術
基于高速電力線載波通信(HPLC)技術的深化應用主要包括高頻數據采集、 停電主動上報、時鐘精準管理、相位拓撲識別、臺區自動識別、ID 統一標識管理、檔案自動同步以及通信性能檢測和網絡優化八大高級應用功能。這些功能支撐了多維的分布式能源接入、電動車充電樁的采集監控、臺區線損精細分析、 營配貫通檔案校核等。
5、基于HPLC的雙模通信技術
基于HPLC的雙模通信技術可應用于載波通信盲點場景、無線通信盲點場景以及雙模融合通信場景,并可在低壓配電網最后“一公里”接入場景,實現智能家居、 智慧城市、電動車充電樁遠程監控計費、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接入及監控、樓宇控制系統、工業配電及遠程監控,利用HPLC與無線互補特性,提高接入網通信的覆蓋率,提高智能電網新業務支撐能力。
6、電表智能化監測技術
電能表在長時間運行中,可能因為竊電、故障、老化或失效造成幅值和相位誤差變化,或者由于長時間過電流運行造成電能表端子座溫度過高而燒毀的情況。
新一代智能電能表設計方案中增加了誤差自監測功能和端子座測溫功能:通過誤差自監測功能可及時發現計量異常情況并上報,形成監測時間記錄與凍結;端子座測溫功能通過對電能表端子座進行測溫,實時感知異常現象,對現場情況進行準確報警、拉閘保護、事件記錄、主動上報。
7、綜合能源測量感知技術
綜合能源測量感知技術充分利用用電信息采集系統、設備、通信資源,構建開放、共享的數據平臺。
設備感知層涵蓋各種類型的能源計量表計、環境監測設 備、測量感知傳感器;網絡通信層可支持采用 HPLC、RF、藍牙、Zigbee、 WiFi、 M-BUS、RS-485 等各種通信技術,并構建支持面向對象通信協議,以及各類能源計量表計、測量感知設備的互聯互通協議棧,實現設備的即插即用。
8、電動車有序充電技術
電動汽車有序充電是指用戶通過 APP 提出充放電業務申請,主站按照指定的充電計劃,在指定時間點給充電樁下達指令,實現對電動汽車充電啟停控制和實時功率限值調節。
9、電力互感器在線監測技術
電力互感器在線監測裝置根據電力互感器運行誤差評價方法及模型,規范電力互感器的型式評價、現場檢定及運行管理模式,提高電力互感器的檢驗、運維、 管理水平,直接服務電能貿易結算,開展精細化線損分析。